为响应2025临汾市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号召,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精神,我校精心策划并开展“教授说专业”系列活动。活动中,我校各专业资深教师化身“职业引航员”,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,以专业视角解读学科特色,剖析行业发展趋势,为学生明晰职业方向,为社会展示职业教育风采,搭建起理论与实践、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桥梁,全方位展现职业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育人力量。
戏曲专业
学校专业介绍
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1956年建校,前身是晋南专署蒲剧训练班,学校建校伊始就以传授蒲剧、眉户、洪洞道情、曲沃碗碗腔等传统戏曲艺术见长。培养出任跟心、许爱英、崔彩彩、潘国梁4名中国戏剧最高奖“梅花奖”演员,在校生获得全国“小梅花”奖60名,被誉为“梅花的摇篮”。
戏曲专业特色
立足传统,守正创新:以蒲剧、眉户、洪洞道情等地方剧种为核心,结合京剧、昆曲等全国性剧种教学,注重基本功与舞台表现力的融合。
小班教学,因材施教:每班配备专业教师团队,实行“一对一”或“小组制”教学模式,确保学生技艺精进。
实践导向,以赛促学: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省级、国家级戏曲赛事(如“小梅花奖”“梨花奖”“文明风采奖”“技能大赛”)等,并依托临汾“戏曲之乡”资源,与地方院团合作开展实践演出。
培养体系
01课程设置
戏曲表演:
专业核心课:唱腔、身段、把子功、毯子功、腿跳、戏曲理论、剧目排练等。
拓展课程:舞台化妆、翼城浑身板非遗项目等,拓宽职业视野。
戏曲音乐:
音乐理论、视唱练耳、蒲剧音乐、蒲剧打击乐、蒲剧板胡、高音板胡、竹笛、二胡、大阮、中阮、琵琶、扬琴、三弦、古筝、唢呐、笙、小提琴、大提琴、电子琴、贝斯。
02师资力量
师资力量雄厚,高级讲师10人,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、省级戏曲名家任跟心、郭泽民、许爱英、崔彩彩、潘国梁担任客座教授,青年教师团队均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等专业院校,形成“老带新、传帮带”的教学模式。 现已建成跷功、帽翅、翎子、幡子、吐火等特技传承工作室,均由在校教师传艺授课。
03教学成果
近年来,戏曲专业学生在“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(艺术类)”“山西省戏曲教学展演”中屡获金奖。
2024届毕业生杨妞、邰靖梓、曹芙蓉三位同学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深造。多年来为临汾蒲剧院青年团、临汾市眉户剧团、临汾市小梅花蒲剧团输送了很多优秀戏曲人才,目前大多担任主演。还有几位成为剧团领导。
2002年开始参加“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”,至今共培养出了60名小梅花金奖获得者。
04培养方向
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,掌握戏曲表演、戏曲音乐、戏曲理论和基本表演技能,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,能够在专业艺术院团、学校等专业从事戏曲表演、教学等工作,在社会团体及基层文化站中从事戏曲艺术普及、群众文化辅导、培训以及创作、组织、策划、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同时为高校戏曲相关类专业输送优质人才 。